close

講義作品精選

以更多的時間,思考更少的事;是非之間,均需掌握分寸

石永貴

這兩年,國內外發生很多驚爆的新聞。
而掌控新聞牛耳的電視新聞網主播,
無論在美國或在台灣,也發生易主事件。

美國電視環境,受到有線電視普及的影響,無線電視也今不如昔,
但還能維持聲勢,新聞主播制度續在,應是主要原因。

最能代表「無線三大」的美國電視,就是三大王牌新聞主播,
但自去年冬季延長至今年春天,其中二大資深主播,年齡均在六十以上,
已自新聞戰線上引退。

做為第一主播的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布洛考,
去年十二月一日晚上離開工作二十三年的播報台。
他以感恩的心,做為告別的收尾:

「我向你們學習很多,非常感謝,這是我最豐富的回報。」

他不忘秀出他的新聞價值觀:

「不管播報什麼新聞,我只有一個目標——『正確報導』。」

做為全球新聞的掌門人,他每天以有限的時間,作出重大的思考。
而退休後的生活,恰恰相反:他需要更多時間,思考更少的事。

以一九六三年美國甘迺迪總統遇刺時,
因在現場採訪報導而走紅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主播丹拉瑟,
無獨有偶,也在今年三月間,告別四分之一世紀的新聞主播台。

國內無線、有線新聞戰爭,二十四小時的競爭,遠較美國更為激烈。
新聞主播改換跑道,更是報紙娛樂版的頭條新聞。

如果現在年輕人有夢,就是如何做一個電視新聞記者,
如何在一夜之間,搖身一變,成為身價不凡,千萬年薪,
家喻戶曉的新聞主播。

不管是電視記者或是新聞主播,
所需要的條件,不是單一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
而是長年累月所積成的資本,

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在職的社會教育,百鍊成鋼,
遇有機會,就會脫穎而出。

我常常記得「主播始祖」華特.克朗凱特的現身說法,
做為獻身新聞媒體事業的座右銘。

這個被視為「處世金科玉律」,曾刊於中英文版《讀者文摘》。

小時候,克朗凱特路過一家商店,看到一個中意的手表,標價一元,
但他手中一下子無法湊足那麼多錢,
就跟老闆商量,可否讓他把表先拿去,以後一點一點還,
這也就是現在實行的分期付款,老闆竟然答應了。

回家後,他把這件得意事告訴母親,卻換來他母親一陣責怪,
並採取一些補救的措施。

克朗凱特回憶說:

我一直謹記母親的教誨。
我身為新聞從業員,必須時時刻刻提防介乎是非之間的新聞,
不報導片面之詞,也不採用看來十分真實的動人報導。

功成名就,影響力更大,受到誘惑的機會也愈大。
克朗凱特回憶說:

「有一次,有一批投機營建商要送我一大片土地,
沒有任何條件,只希望得便提一下,我有塊地產在他們範圍內。」

但,克朗凱特斷然謝絕了。

一元手表與一塊土地,是非之間,均需掌握分寸,
克朗凱特受母教影響很大。

他說:「誠實像其他美德一樣,必須時時警惕。」

誠實是人的基本美德。
只是像處理新聞這樣行業,影響更大,
更需要這項至高無上的美德,才能有益於你所服務的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ryma 的頭像
    jerryma

    I will remember you~

    jerry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