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還談工作?
攝影/呂恩賜
大多數人生活被工作包圍,回家後該不該談、怎麼談?
如何談讓夫妻關係更親密,而不是引爆衝突?
康健雜誌72期 2004/11/1
文/謝曉雲
台灣人平均一年工作時數高達2282小時,排名世界第一,
工作成了許多人每天主要的生活內容,也深深影響家庭關係。
夫妻之間談工作好、還是不談好?
怎麼談才能增加彼此的親密感,又為工作事業加分?
我覺得自己一直沒下班
一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伴侶,
下班後,太太嘴邊還一直掛著公司的事,
先生聽久了,覺得好煩,
他認為回了家,應該儘量把工作留在家門外,
但太太天天下了班,還一直找他討論公事,
讓他覺得自己一直沒下班,兩人因此常起爭執。
經常輔導夫妻溝通相處的馬偕醫院協談中心協談員曹淑華認為,
夫妻要不要談工作,談到什麼程度,完全因人而異,沒什麼標準可循。
不論兩人是很少談,或者每天都會提出來聊,
只要雙方有共識,就不會是問題。
不過,兩人如果期待和想法不同,
又沒有表明讓對方知道,很多衝突就會冒出來。
「夫妻之間應該可以開放談,」
曹淑華建議,協調出彼此能接受的方法,
例如,週一到週五可以聊,但週末假日就閉口不提;
或者平時上班已經很疲累,
回到家只想放空腦袋,不願再提工作上的事,
那也許等到假日,在放鬆的狀態下再談。
另一種不好的狀況是,
一方在當下的體力和耐性都不適合聊了,卻沒有明白說出心裡感受,
當另一半滔滔不絕說時,
要不是反應冷淡而讓對方不悅,不然就是勉強自己聽或討論。
如果聊的是愉快的事還好,
萬一談論的內容令人不快,
那負面的情緒很容易因此爆開,引起兩人口角。
「如果真的又累又煩,撐不下去了,應該適時表達出來,」
曹淑華建議。
悶著不說,對方不會知道你的情況,
容易誤以為你不關心,或故意漠視他(她)。
為什麼不願意坦白感受
「先生一進家門,我就看出他心情不好,八成工作出了問題,
但每次問他發生什麼事,他總是不發一語。
為什麼要從他口裡問出一句話這麼難?」一位太太搖頭嘆道。
「大多數男人比較報喜不報憂,」
曹淑華觀察指出。
而且,社會期待男人應該有事一肩挑,有淚不輕彈,
遇到困難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因此先生一旦職場上遭遇難題,不太會回家吐苦水。
有時候,可能是先生覺得丟臉、沒面子,
也可能認為說了沒用,配偶也幫不上忙,
所以他們願意主動說的,多半是工作帶來的快樂或成就感。
不過專家建議,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試圖調整心態。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系主任周麗端指出,
有些人誤解或美化「分享」的意思,
以為夫妻只能「分享」美好愉快的事,
所以痛苦、困難的部份都自己承擔,或向外找朋友吐苦水。
但是,只跟朋友而不跟伴侶聊工作,可能衍生問題,
尤其如果對象是異性時。
因為談論之間,對方多半會給予安慰支持,
免不了讓人有「眼前這個人比家裡的另一半還關心我」的錯覺,
但事實上,並非伴侶不關心你,而是自己沒有給關心的機會,
周麗端提醒。
更且,當一方不願意傾訴工作上的壓力與挫折時,
相對地,另一方可能也就不敢把自己不愉快的事提出來聊,
日子久了,夫妻之間的話題愈來愈窄,
生活只剩柴米油鹽醬醋茶,索然無趣。
用關心的口吻問話
但關心詢問也有技巧。
周麗端建議問話的一方,留意自己的表達方式,
避免用看對方笑話、或質問事情的口氣。
很重要的訣竅之一是,不要直接從「你」開頭,劈頭就問:
「你今天是怎麼了?臉色那麼差……」,
而改以「我」開頭,
「我看你好像悶悶不樂的,有點擔心耶,
我能不能知道你白天工作是不是碰到什麼困難?」
甚至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的工作情況,
也遇到哪些問題麻煩等等。
先釋出關心,讓對方感覺你的善意和溫暖,自然比較願意吐露心事。
如果你已經這麼周到了,另一半還是不願意開口,也不要急,
或覺得受傷而賭氣回話:
「不說算了,懶得管你。」
他(她)不說,可能是當下真的累了,不想聊,
也可能是心裡沒準備好說出來。
等兩人都比較放鬆的時間,再試著問問看。
只是需要有人聆聽我
「為什麼老闆總愛做無理的要求,根本在找我麻煩,」
氣沖沖的太太一見到先生,滔滔不絕抱怨。
「不會吧,你只要……,哪有什麼問題,」
先生沒等太太說完,馬上接口。
「那你的意思是錯都在我囉,」太太忿忿然。
「我是在幫你解決問題耶,怎麼你還不滿意?」
先生覺得莫名其妙。
曹淑華指出,女性需要明白,
「男性習慣以問題導向處理事情。」
但是,大部份女性抱怨工作挫折或人際問題時,
往往渴望先生的陪伴、傾聽和情緒支持,多過於得到實質建議。
福特六和汽車顧客服務處副總經理張偉昌分享自身經驗,
「太太不一定都需要我的意見,
其實,她自己知道怎麼解決工作上的問題。」
有一次,當他又在幫太太理性分析時,
太太終於忍不住說出,她為工作吐苦水時,
比較希望得到他的了解和關心,並沒有要他為自己想解決辦法。
那次之後,兩人達成協議──
當對方在傾訴工作不快時,另一方先陪伴、聆聽就好,
直到對方主動說:
「你有什麼看法?」
「給我點建議吧!」
再給意見。
曹淑華指出,
不論男女性都要提醒自己,
對方正傾訴時,不要話沒聽完,就急著下判斷:
「你一定是哪裡不好、不對,才會這樣。」
已經一肚子委屈的人聽了,更沒好氣,覺得怎麼另一半也倒打一耙?
結果,原本在抱怨上司、同事、客戶的不是,
卻矛頭一下轉向配偶,甚至扯出家裡私事來吵,
無端挑起夫妻間的戰火。
她進一步建議,聆聽過程中,適時表達
「我了解,你當時一定很難過、很生氣吧!」
讓對方有「我和你站在同一陣線」的感覺,
等他(她)的情緒被你認可、接納之後,
再慢慢引導他(她)去思考,
或許自己也有做不好、處理不當的地方,
「那我們想一想可以怎麼解決呢?」
另一半情緒較平靜時,才容易聽進去你的好心建議,
也才能體會你是為他(她)著想。
意見相左不代表不愛對方
不論另一半是一時不想聊工作上的事,
或者在聊的過程中,兩人意見相左,都應該學習彼此尊重。
「對事和對人最好分清楚,不要誤以為對方不愛你,」曹淑華指出。
尤其女性比較重視「關係」面,
解釋事情時,容易從兩人的關係出發,
所以當先生不聽自己說、不願意主動聊,或是意見和自己不同時,
有些人會把這些情形和「先生不愛我」聯想在一起,而覺得委屈。
再者,我們一般比較能接受同事、朋友和我們看法不同,
但對於親人,尤其是親密的另一半,
反而會「理所當然」認為兩人應該想法一致,或覺得對方應該包容我。
「是不是夫妻一定要意見相同才代表感情好?這其實是兩回事,」
曹淑華認為,尊重另一半不同的想法,
兩人之間的感情才不至於因為對工作見解不同而受影響。
有些人甚至發現,當他們和另一半談論工作、就事論事時,
如果暫時把彼此的關係從「夫妻」轉換成「朋友」,
溝通會更順暢,也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但這需要練習,慢慢找到兩人的默契。
先生老叫我辭職別做了
另一種常讓女人火冒三丈的情境是,
每次向丈夫抱怨工作難題,或和上司、同事相處出問題,
他就丟下一句:
「我看你乾脆辭職算了,家裡又不差那份薪水。」
令女性感覺被對方否定,
「好像我是一個承受不了挫折、很沒用的人,」
一位上班族太太忿忿地說。
碰上這種情況,女人除了動氣,可以怎麼回應?
「抱怨歸抱怨,自己的態度和立場要表明,」
周麗端建議,
太太應該立刻澄清,也許工作時有挫折,但從中也獲得肯定及成就感。
至於吐苦水只是抒發一時不舒服的情緒,沒有嚴重到要辭職。
不過,周麗端也提醒經常抱怨工作不愉快的一方,
如果你總是傳達「工作讓我覺得痛苦無力」的訊息,
那也怪不得另一半會勸你不如辭職求解脫吧。
忙、忙、忙,沒時間聊
太忙、沒時間是現代雙薪夫妻少聊天、少分享的主因。
但專家們認為,時間是自己找出來的,
只要有心經營兩人的關係,就想得出辦法製造機會:
*每天花15~20分鐘聊一聊
哄小孩入睡後,夫妻倆撥出一小段時間聊一聊,關心一下,
即使只有15~20分鐘也好。
「夫妻間的溝通、分享,需要重質也重量,」周麗端指出。
她認為,沒有「量」做基礎,很難求「質」。
兩個人如果每天只有3~5分鐘可談話,
很多事都會說不清楚,講不明白。
千萬別因為自己工作疲累,回到家就倒頭呼呼大睡,
完全不管另一半的感受,也不關心對方白天做了什麼。
教學、研究、行政工作集於一身,
經常忙到晚上9、10點才下班的周麗端舉自己的例子說,
她和先生不僅每天都抽時間分享彼此的工作情況,
週末假日夫妻和同在大學教書的朋友聚會,
也會聊到工作,順便也學習其他夫妻怎麼相處,
「往往發現自己的處境不是最糟的,心頭壓力立刻減輕不少,」
她笑道。
*寫e-mail、傳簡訊
如果還是擠不出共有的時間,有其他方法可行,
例如,寫e-mail、留小紙條、傳簡訊,都可以表達對另一半的關心。
曹淑華碰過工作作息不同的夫妻,經常見不著面,
所以在家裡牆上設一塊留言板,
有事情要溝通,或有心事想表達,就在上面留言。
你們是主張把工作丟在家門外,還是主張互相傾訴商量的一對?
該是聊聊自己想法及對對方期待的時候了。
默契,可以從這件事培養起。
本文出自:康健雜誌72期 2004/11/1
- Nov 27 Sat 2004 11:01
回家還談工作?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